在《撒嬌的女人最好命》這部電影中,代表臺灣軟萌妹子的隋棠喊出了:「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的經典名句。而在四川則是:兔子這麼好吃,怎麼可以不、吃、兔、子!
因此在往成都前進時,我心心念念的除了趙雷的小酒館,另外就是本篇的主題,
兔頭。
|四川的兔子歷史
其實中國人吃兔子的歷史很早就開始了。
在《詩經》裡有個貧窮但熱情的主人準備了一隻小白兔要宴客,他把小兔子放到火上烤熟、煨熟,變成美食,招待朋友一起下酒吃。
魏朝時期兔子烹煮方式就更多了,例如他們拿苦酒、木蘭、蔥、豉去料理或者用五味法去醃製。等到了唐朝則乾脆直接養起了兔子,從此兔肉從野味變成不需特別獵捕才吃得到的家畜。
發展至宋朝則是開始有了更多烹調方法。當時中國北方人南遷,為了適應南方較為炎熱的氣候問題,南移的宋人先將兔子風乾保存,到了冬天取出後使用花椒去腥。清朝時期,兔子甚至在日常食用的功能之外,一跳跳進了本草成了李時珍的藥材。
而四川也是在清朝才開始起了養兔子。
蜀地多山多丘陵,地形與氣候並不適合養大型的牲畜,因此幾乎是以全力發展兔業,至今便成了中國最盛行食用兔子的地區。
四川人有多愛吃兔子呢?根據中國報導,兔子在2016年四川總共銷售出了三億隻(約45萬頓)佔了全中國兔肉消費的70%,而這其中又以重慶、成都、自貢的量最多。
|成都兔頭
其實兔子是非常經濟實惠的一種動物,不只擁有把1公頃的草地轉成180公斤的蛋白質的超高轉換率(是其他家畜的2至9倍),此外,兔子全身上下都是能夠被食用的。

而到了成都,兔子最被欣賞的地方就是兔頭了,跟我們啃雞腳啊、吃山東鴨頭的習慣很像,不過要啃兔頭的心理壓力是比單純吃兔肉或者我們啃雞腳還要更大上一些,畢竟想到原本毛茸茸的小動物現在用兩個空洞洞的眼窩瞪著自己也不太好受。
一般兔頭有分成麻辣和五香兩種口味,但無論是哪種口味,兔頭本身的形狀和五官都已經被染得看不出原來的樣子,像是下圖(別怕,真的看不出來)
我記得我剛拿到兔頭的時候,興奮的就拿著店裡給的塑膠袋和手套一跳一跳的找到了位子,坐了下來、打開塑膠袋之後才想到自己是個連魚頭都不會啃、雞腳也啃不乾淨的人,怎麼我就有自信會啃兔頭了呢?
我試著戳了一下眼前的東西,一下、兩下,硬梆梆的,完全沒有肉啊!(大哭)
這是要吃什麼呀!骨頭是吧!
於是我只好重新把兔頭裝回袋子裡,跑去問老闆要怎麼吃。
櫃檯理的老闆和員工都忙著替客人結帳打包,並沒有太多時間想要理我,最後老闆丟了一句:「你從那門牙、掰開吃!」
門牙?哪來的門牙?

總之我絕望的走回位子上,偷偷地觀察一下旁邊帶著手套啃著兔頭的人們是怎麼吃的。然後又花了好些時間才終於找到了兔子的門牙。
那一瞬間,對於一個想吃兔頭很久很久,甚至可以說是為了兔頭來成都的人,應該是欣喜的。
可是,可是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嗚嗚嗚。
事情是這樣子,在我找到了兔子的門牙之後,我學其他人一樣上下掰開他,可是這隻兔子的門牙咬的死緊,我拉了一下、兩下,還沒開始試著要拉第三下時,突然整只兔子頭的輪廓都跑出來了!門牙是門牙眼睛是眼睛,我眼前的兔頭從門牙到眼睛到他被割掉的耳朵都突然被我延著眼前的一塊紅通通的東西想像出來了,總覺得兔子好像在瞪我。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恨自己想像力這麼豐富……
|教你如何正確的打開兔頭
好吧,那對於我們這些外地人,兔頭到底該怎麼吃呢?
首先建議在買兔頭前給自己多一點心理建設,並且收起豐富的想像力。
吃兔頭步驟如下:
- 找到兔子的門牙,根據上下顎把兔頭掰成兩辦
- 下瓣的部份,先把兔舌咬出來吃掉後再開始吃臉頰肉
- 上瓣則是反著拿,讓底部朝上,用指甲慢慢的把臉頰的肉挖出來
- 最後咬著後腦杓往上掀,這樣就可以吸兔子腦花了
(註:如果真的很意猶未盡,其實還可以吃小兔子的眼睛跟眼瞼,嗚嗚)
兔兔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兔兔……
|哪裡可以吃到成都兔頭
以下提供一份我的成都朋友最愛的兔頭名單,如果之後大家有到成都可以試試看,建議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別在寬窄巷子那裡買。
如果懶得特別去找這些店其實也沒關係,通常走在路上就會看到賣兔頭的店了,例如:康二姊、老媽。此外,非常有名的雙流兔頭本店離市區有點遠,但如果景點有安排到文殊院附近的話那也是可以的。
哈哈哈哈哈我可以想像妳的內心戲 但還是很冷靜的吃它
讚讚
沒有冷靜,我真的驚慌失措www
讚讚